(图片来源于网络)
作为全球第二大食糖消费国和第一大食糖进口国,中国的食糖对外依存度正在逐年攀升,数据显示已从2018年的18.4%增长到2024年的28.1%。若将糖浆、预混粉的进口量也计入其中的话,2024年中国累合计进口糖浆和预混粉236.6万吨,同比增30.2%,折算白糖量达到172.3万吨。因此,2024年食糖进口和糖浆、预混粉的进口总达到了607万吨,同比增14.8%,对外依存度已增至39.2%。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种高度依赖进口的局面给白糖产业带来了诸多不确定性。食糖不仅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资,还是食品、饮料、制药和化工等多个行业的基础原料和战略物资。早在1960年,我国就将白糖与粮食、棉花和油脂一同列为重要的战略储备物资。
然而,目前我国甘蔗糖和甜菜糖的产量占比分别为88%和12%。在甘蔗种植方面,尽管我国已有一定的种植规模,但在种植技术和成本控制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且增产难度较大。而甜菜作为白糖生产的另一大原料,其优异种质资源在我国并不丰富,且栽培和育种研究相对滞后。
目前,我国甜菜生产中使用的进口种子主要依赖于荷兰安地、瑞士先正达等国外种业公司。
种子的高度依赖使得我国白糖产业的基础变得不稳定,这不仅会影响到白糖的产量,还会进一步传导至价格层面,导致白糖价格的大幅波动,进而对整个食品产业链造成冲击。一旦国际形势发生变化或种子供应国出于各种原因限制出口,我国白糖产业的竞争力将受到严重影响,进一步推高对外依存度。
面对这种局面,国内相关企业和行业监管部门不得不重新审视白糖市场的格局,并积极寻求更为安全、稳定的替代方案。
(图片来源于网络)
利用多元化工具组合,灵活管理价格波动。例如:期货与期权的结合使用,企业可以运用白糖期货来锁定基准价格,同时购买看跌期权以防范价格大幅下跌的风险。假设白糖采购方企业就可以通过购买期货合约来锁定成本,同时利用看涨期权来抵御国际糖价的飙升。还可以进行跨品种套利策略,关注替代品市场(如糖浆和代糖)的动态变化。随着代糖行业的崛起,部分白糖需求可能会被分流,因此企业需要评估这一趋势对白糖价格的影响。
根据对外依存度和自给率目标灵活调整套保比例:基于当前的对外依存度(39.2%)和自给率目标(70%),企业可以评估国产化进程对价格的影响,并根据评估结果灵活调整套期保值仓位。(图片来源于网络)
制定政策敏感型套期保值策略。积极响应中央一号文件关于优化农产品贸易结构的号召,企业可以密切关注可能通过调整进口配额、储备管理等方式来稳定价格的政策动态。例如,在国产甜菜种子推广初期,企业应根据预期的进口依赖降低情况来调整套期保值头寸。
此外,还可以运用“保险+期货”模式进行风险管理,结合农业保险政策(特别是针对特色农产品的保险政策),开发针对种植风险的衍生品,以抵御种植成本上升或产量减少带来的风险。
(图片来源于网络)
拓展产业链与实现地理分散。此外,企业还可以选择与国内甜菜育种机构合作,投资于种子研发(如新疆农科院的单胚杂交种技术取得突破),以降低供应链中断的风险。
除了传统的巴西和印度,企业还可以探索其他进口渠道(如欧盟和东南亚),并利用外汇期货来管理汇率风险。
构建预警模型,利用数据驱动智能决策。整合国际糖业组织的数据、国内糖料种植面积的变化以及政策文件的分析,以预测供需缺口。当国内糖料种植面积下滑超过一定数值时,企业应提前增加期货多头仓位以应对潜在的价格上涨。
在此,作为专业的大宗商品企业运营及风险管理数字化服务商,智慧云极深入大宗商品行业数字化解决方案的研究与实践,积累了丰富的数字化转型经验,推出专属于大宗商品行业的涵盖大宗商品企业期、现、财等核心业务一体化的解决方案——智慧云极CTRM风险管理系统。
其次,制度规则、业务流程和规范标准是风险管理体系的重要支撑。
同时,市场数据与信息资讯资源的完善也是风险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智慧云极CTRM风险管理系统联合金蝶云·苍穹云平台搭建以全方位应用场景框架技术储备,搭建以云原生、分布式为核心技术能力的一系列丰富的行业可组装功能模块,形成覆盖供应链、财务、预警、监控、风控、协同办公等业务场景解决方案,各个功能模块就像一个个“积木块”,可自由组合,灵活配置。
如果您对智慧云极CTRM期现云系统感兴趣或想了解更多信息,请随时联系我们,我们期待与您共同探讨大宗商品企业风险管理的未来!
武汉智慧云极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19 备案号:鄂ICP备180242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