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创造价值 数据汇集财富

智慧云极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公众号
全球大宗商品市场“碎片化”风险来临,大宗商品企业在漩涡中寻生机之路
发布时间: 2025-11-19 文章来源: 微信公众号

2025 年的大宗商品市场,正被多重不确定性推向 “碎片化” 。

伴随世界多地战争危机爆发,从红海危机持续扰动全球航运通道,到东欧冲突引发的能源供应重构,再到亚太地区地缘紧张局势升级,地缘政治的 “蝴蝶效应” 不断冲击着本就脆弱的全球贸易体系。

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各国为了保护自身利益,纷纷出台政策,限制商品、服务、金融和技术国际流动。

例如欧盟的强化关键矿产本土供应法案,印度收紧锂矿出口管制,巴西调整农产品出口关税,一系列举措推动全球供应链从 “效率优先” 转向 “安全优先”,区域化分割趋势愈发明显,跨区域贸易成本较 2020 年平均上涨 37%,供应链响应周期延长 2-3 个月。

例如美国关税政策的摇摆直接影响农产品、工业金属的跨区域流动。据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披露,针对钢铁、铝等工业金属的关税调整方案已讨论近半年,尚未形成最终决策,而农产品领域的对华关税豁免清单也处于动态调整中。这种政策摇摆直接导致跨区域贸易陷入 “观望僵局”:美国大豆出口商因担忧关税加码推迟签约,中国进口商转而增加南美采购,使得美豆对华出口量同比下滑 18%;工业金属领域,伦铜与沪铜的跨市场价差一度扩大至 500 元 / 吨以上,企业不敢贸然开展跨区域套利,市场流动性显著萎缩。

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与此同时,中国稀土行业的 “四连击” 调控政策,正深刻重塑全球关键矿产的供需格局。从总量配额管控(2025 年稀土开采配额增速放缓至 5-10%),到进口矿通关监管收紧,再到核心产品出口管制升级,最后落地全产业链追溯系统,一系列政策形成闭环管理。这一举措直接引发全球稀土市场的短缺担忧:缅甸稀土矿进口量较去年同期锐减 40%(市场预期 2025 年底或将全面停采),海外氧化镝、氧化铽等关键品种溢价率飙升,其中氧化镝海外价格较国内溢价达 292%,严重冲击依赖中国稀土的欧美高端制造业。
供需失衡的矛盾也在市场碎片化背景下进一步被放大,多个大宗商品品类陷入 “产能过剩与结构性短缺并存” 的困境。以炭黑行业为例,2025 年全球新增产能超 120 万吨,而下游轮胎行业需求仅增长 3.2%,供需缺口持续扩大,导致行业库存同比攀升 27%,价格陷入 “成本涨而成交滞、成本跌而价格崩” 的恶性循环 —— 上半年炭黑均价较去年下跌 15%,但原料煤焦油价格波动幅度超 30%,多数中小企业陷入亏损。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有色金属、部分化工品领域,全球大宗商品库存总量同比增长 19%,但结构性短缺品种(如稀土、锂、钴)的库存消费比不足 1 个月,市场分化愈发严重。
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碎片化已成为进一步中断全球经济活动的重要渠道。
许多国家出于国家安全或产业安全考量,将农产品、能源和关键矿产等大宗商品供应链向近岸或友岸转移:美国推动稀土加工产能本土化,欧盟加速建设电池原材料本土供应体系,日本与澳洲签订长期锂矿供应协议。这种 “逆全球化” 趋势导致全球供应链效率下降,资源配置失衡,进一步推高了全球经济运行成本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测算,供应链区域化将使全球 GDP 长期损失 1.2%,大宗商品贸易成本平均增加 22%。



图片
多重压力叠加下当前全球大宗商品的走势正在进入一个政策、供需错位,投机性波动加剧的阶段。 2025 年以来,伦铜、布伦特原油等核心品种的年化波动率均超 35%,较 2023 年提升 12 个百分点,对大宗商品企业的经营稳健性构成严峻挑战,转型中的降本增效已迫在眉睫,否则将难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

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全球大宗商品市场的 “乱局”,本质是旧秩序瓦解与新平衡构建的过渡期。过去依赖 “全球化分工、低成本扩张、单一渠道供应” 的传统模式已难以为继,政策变动、价格波动、供需失衡不再是偶然出现的 “黑天鹅”,而是企业必须面对的 “日常”。
在这样的背景下,风险管理的核心,不在于徒劳地规避不确定性,而在于建立应对不确定性的系统能力:用精准的政策研判替代盲目跟风,通过跟踪各国产业政策、贸易政策的动态变化,提前布局供应链;用多元化的工具组合替代被动承受,灵活运用期货、期权、基差贸易等衍生品工具,对冲价格与汇率风险;用深度的产业链协同替代单点博弈,通过整合上下游资源、构建多区域供应网络,增强抗风险韧性。

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对于大宗商品企业而言,唯有主动拥抱变化,将风险管理嵌入战略决策、生产运营、市场营销的全流程,才能在碎片化的市场格局中站稳脚跟,在新旧秩序的交替中抢占先机。



图片

在此,作为专业的大宗商品企业运营及风险管理数字化服务商,智慧云极深入大宗商品行业数字化解决方案的研究与实践,积累了丰富的数字化转型经验,推出专属于大宗商品行业的涵盖大宗商品企业期、现、财等核心业务一体化的解决方案——智慧云极CTRM风险管理系统

图片
智慧云极CTRM风险管理系统重点应用架构,包括以下几个核心部分:首先,搭建风险管理体系的核心,组织架构的建立和专业团队培养。
智慧云极CTRM风险管理系统通过数字化技术将线下繁琐的业务流程进行线上简化与升级,应用数字化手段打破信息孤岛,将企业的各个部门、组织互联互通,并搭建统一智能数据管控平台,串接各个业务环节,实现业务流程的闭环管理,解决运营风险统计难、期货成交统计难、期现结合风控难、期货绩效核算难、跨部门信息同步难的问题提高决策准确性。
图片

其次,制度规则、业务流程和规范标准是风险管理体系的重要支撑。

为了更精确地量化和管理风险,系统引入《套期会计准则》财务核算,通过数字化变革,利用数字化工具将数据清洗、分析、融合后,构建企业专有数据库,内设多层级账户管理体系,引入风险成分的定义、分析方法和风险敞口数据管理及一系列量化如时间序列、在险值、组合管理等风险管理模型,设计关键风险指标,进行动态风险监控、风险评估、决策与控制,通过设置严格的风险防控指标或字段,实现对业务执行过程实获取、汇总和统计、对关键指标重点监控的自动在线监测,使风险管理从上至下高效落地。

建成企业内部自适应的事前,对资质、计划、方案、指令等进行审查批准的风险评估;事中,根据业务最新情况,更新风控指标和统计结果,警示通知和展示相关数据的实时管控;事后,将整个业务过程以及过程中的风险触发和审批流等保留痕迹以便内外部审计复查的追溯复盘,多维自动集成匹配与风险识别预警,财务、表、数据等集中管理,并支持自定义可视化,最终达到“小问题”动决策、自动执行,“大问题”推送分析、辅助决策的目的。

图片

同时,市场数据与信息资讯资源的完善也是风险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智慧云极CTRM风险管理系统联合金蝶云·苍穹云平台搭建全方位应用场景框架技术储备,搭建以云原生、分布式为核心技术能力的一系列丰富的行业可组装功能模块,形成覆盖供应链、财务、预警、监控、风控、协同办公等业务场景解决方案,各个功能模块就像一个个“积木块”,可自由组合,灵活配置。

头部或者大型的实体企业,可在标准化模块的基础上,根据企业实际需求开发定制;更多的中小微企业,可选择标准化模块灵活组合产品。

图片

如果您对智慧云极CTRM期现云系统感兴趣或想了解更多信息,请随时联系我们,我们期待与您共同探讨大宗商品企业风险管理的未来!


图片


  • 上一篇 衍生品破局,助力中小大宗商品企业筑牢现代化风险管理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