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证监会核准通过了摩根大通期货有限公司(简称摩根大通期货)变更股权的申请。此次变更后,摩根大通经纪(香港)有限公司将持有公司100%的股权。
至此,摩根大通期货成为国内首家外资完全控股的期货公司!
01
摩根大通期货
什么来历?
据中国期货业协会(下称“中期协”)官网信息显示,摩根大通期货前身是金沙期货经纪有限公司,成立于1996年5月27日。
1999年1月5日,公司名称由“金沙期货经纪有限公司”变更为“广东泰峰期货经纪有限公司”。
2005年8月26日,公司名称由“广东泰峰期货经纪有限公司”变更为"中山期货经纪有限公司"。
2008年7月10日,摩根大通从公司原股东深圳凯瑞达处接盘参股中山期货经纪有限公司,公司名称也变为"摩根大通期货有限公司",该公司也是经中国证监会批准的中国首家合资商品期货经纪公司。
天眼查显示,上市公司盛屯矿业控股的珠海市迈兰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持有摩根大通期货50%的股份,摩根大通持有49%,剩余1%股份由江苏威望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持有。
摩根大通集团(纽约证券交易所:JPM)一家全球领先的金融服务公司,自1921年就开始在华开展业务,业务遍及全球。在投资银行、消费者和小型企业金融服务、商业银行服务、金融交易处理、资产管理等领域享有领先地位。
2020年3月20日,摩根大通宣布由摩根大通控股的摩根大通证券(中国)有限公司正式开业,业务包括证券经纪、证券投资咨询以及证券承销与保荐。
2020年4月3日,摩根资产管理宣布,与上海国际信托有限公司初步达成一项商业共识,将拟收购取得合资企业上投摩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股权至100%。
02
对内
且看是狼还是肉?
对外资机构开放就是“狼来了”吗?外资机构的进入,肯定会与传统期货公司形成竞争关系。
随着外资期货公司的进入,一定会带来被动压力,可能会造成部分期货公司业务被分割而最终萎缩,行业内将面临洗牌和重组。但外部的压力亦会促进内部的提升,将压力化为动力,将迫使国内期货公司不断转型,走创新业务道路,快速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促使行业资源集中整合而形成内部合作,以此来对抗外资系期货公司的优势。
目前,中国期货公司相对国外金融机构来说,实际上存在“老破小”的特点,包括资本、技术、人才等一系列现实问题,导致国内期货公司收入仍主要依靠经纪业务。
而外资期货公司在境外衍生品市场经验丰富,与国内期货公司依赖经纪业务收入不同,外资机构的主要收入在于对客户的多样化服务,比如点价、风险管理、供应链流程体系设计等服务性收入,主要表现在咨询服务收入、理财收入、共同投资基金收入等模式。
这些外资期货公司的进入,必将会给中国期货市场带来全球先进的交易技术、风险管理理念和新的业务模式等,国内期货行业可吸收这些外国先进期货工具、交易、管理等经验,快速成长起来。
03
对外开放
正在持续加速
2020年,对于外资金融机构来说最期待的是什么?答案是:中国金融业的持续对外开放。
中国已将原定于2021年取消证券、期货、寿险外资股比限制提前至2020年。以证券业为例,2020年12月1日起,中国证监会将取消证券公司外资股比限制。
在近日举行的“第十二届陆家嘴论坛”上,证监会主席易会满也表示继续鼓励和支持外资设立或控股证券基金期货机构。
这次摩根大通期货获批的一小步,必定成为中国金融业开放历史的里程碑事件。
除了期货业,券商和公募行业的外资开放也都在加速,目前已有瑞银证券、野村东方国际证券、摩根大通证券(中国)、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高盛高华、汇丰前海和瑞信方正7家券商获准外资控股,外资持股比例均为51%。
就连公募方面,海外资管巨头贝莱德和路博迈都已经提交公募申请,上投摩根基金与摩根士丹利华鑫也都在谋求外方100%控股。
在摩根大通看来,中国提供了全球最大的发展机遇之一。
摩根大通方面表示,凭借摩根大通在全球期货市场的领先地位和业务专长,以及与全球投资者的紧密合作关系,公司将能够为客户进入中国日趋成熟的期货市场提供更好的渠道和流动性,并为助力中国金融业的进一步发展贡献力量。
对中国资本市场来说,国内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发展以及国际化进程的加快,是加快资本市场发展的要求,同时也是对现有发展程度的自信。
未来会怎样,我们拭目以待!
武汉智慧云极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19 备案号:鄂ICP备180242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