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 8 月的牛市是一场全民瞩目的造富盛宴,消费板块中的纸业却像被遗忘在角落的 “局外人”,深陷寒冬。即便大盘节节攀升,纸业企业的经营困境依旧难解。多家诸如晨鸣纸业等知名纸企,依然在市场低迷的泥沼中艰难挣扎。
自 2 月底起,市场低迷态势便持续蔓延,涨价潮从包装纸、文化纸及纸板行业,逐步扩散至与民生紧密相关的生活用纸领域,多家生活用纸制造商接连发布涨价通知。
看似 “提价自救” 的背后,是 2025 年上半年全球浆纸市场的全面动荡:供应端频遭冲击,木材短缺、设备故障、运输受阻等问题频发;国内需求却萎靡不振,下游订单量下滑明显。供需失衡下,纸业企业的利润空间被不断挤压,亏损风险如影随形。
(图片来源于网络)
纸业的困境并非偶然,而是市场、竞争、周期、成本多维度风险交织的结果。
从市场需求端来看,核心纸品需求与关联行业深度绑定,抗风险能力极弱。以文化用纸为例,其需求直接依赖教育、出版、广告行业的景气度,一旦这些行业增长放缓,文化用纸订单便会同步下滑;包装用纸则与食品、饮料、日用品消费挂钩,终端需求波动会快速传导至上游。更严峻的是,新兴技术与环保理念正重塑市场:电子阅读、无纸化办公压缩了传统纸品需求,消费者对再生纸、环保纸的偏好升级,若企业未能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很容易在市场竞争中被淘汰。
替代品竞争的加剧,进一步挤压了纸业的生存空间。包装领域,塑料包装凭借轻便、防潮的优势抢占份额;信息记录领域,电子文档、云存储几乎取代了纸质记录;电子书阅读器在便携性、存储量上的绝对优势,让传统纸质书籍市场持续萎缩。甚至有非传统企业凭借技术、资金优势跨界入局,让行业竞争更趋复杂。
还有造纸行业固有的周期性波动,更是让企业雪上加霜。在行业上升期,需求旺盛、盈利可观;一旦进入下行期,订单锐减、库存积压便成为常态,企业盈利能力大幅下滑。这种周期性不仅增加了市场预判难度,还让企业在原材料采购、产能扩张等决策上陷入被动。
(图片来源于网络)
当然最致命的风险还是来自原材料端。木浆、废纸、化工产品等核心原料的价格,自去年起受全球木材供应、废纸回收率、原油价格、汇率等多重因素影响,波动频繁且剧烈。原料涨价时,产品售价因市场竞争难以同步上调,企业盈利空间被直接压缩;若遇上原材料供应不稳定 —— 如木材过度采伐导致的短缺、国际贸易政策变动引发的断供,还可能出现生产中断、库存告急的危机;即便供应稳定,原料质量一旦不达标,还会引发产品质量问题,导致客户流失。
曾经的纸业巨头,如今的困境更具代表性,为整个行业敲响了警钟。
作为老牌 “纸茅” 的晨鸣纸业,曾在纸业版图中占据重要地位的企业,如今深陷债务与产能困境。因造纸业务受挫、贷款规模压缩,已出现 18.2 亿元债务逾期,65 个银行账户被冻结,71.7% 的浆纸产能被迫限产、停产。从行业龙头到陷入泥沼,晨鸣纸业所经历的这一番波折,值得我们深思。
另一家 “纸茅”中顺洁柔的境遇同样令人唏嘘。2003 年,其 “面子” 系列以 “可湿水” 概念横空出世,凭借高品质横扫市场;2010 年上市后,业绩一路高歌猛进,2018-2020 年营收与净利润大幅增长,2021 年更是赢得 “纸中茅台” 的美誉。但自 2021 年起,形势急转直下:过度依赖进口木浆导致成本高企,国产浆技术突破后又陷入价格战,即便 2025 年 4 月下旬至 8 月 25 日,股价随大盘从 5.99 元涨至 8.83 元(涨幅 47.41%),相较于 2021 年 34.96 元的历史高点,市值仍缩水超 80%,无数抄底股民被深度套牢。
两大 “纸茅” 的困境证明:无论曾经的优势多么显著,若无法应对市场变化、控制核心风险,最终都会被市场浪潮裹挟。
面对层层困境,纸业企业并非无计可施。从单一工具的突破到全体系的构建,风险管理正在成为纸企破局的关键。
期货工具通过远期点价、套期保值等模式,可有效锁定采购成本。如企业与供应商通过签订长期合同后,确定未来原材料价格和供应数量,在期货市场提前抓住纸浆期货价格相对低位的时机,成功将采购价格锁定。
这一模式的优势在于:一方面,通过期货市场提前锁定成本,将价格波动风险转移至市场;另一方面,无需企业直接参与复杂的衍生品交易,仅通过简明的远期点价协议,即可实现风险对冲。同时,企业通过 “浆源锁定 — 价格管理 — 供应链协同” 的全链条服务,从上游供应商沟通、物流跟踪到仓储规划,确保原料按时按质交付,既解决了短期采购难题,又提升了产业链抗风险能力。
期货工具的突破,更需要全维度风险管理体系的支撑。企业需从市场、财务、战略等多个层面,搭建系统化的风险防御网。
在市场风险管理上,企业需建立动态监测机制,密切跟踪宏观经济、政策变化与消费者偏好,提前预判需求波动;针对环保趋势与技术变革,加大研发投入,开发可降解纸、专用包装等差异化产品,开拓新市场,降低对传统需求的依赖。
在财务风险管理上,核心是优化资本结构 —— 合理控制债务规模,避免过度负债(如晨鸣纸业的债务危机);通过股权融资、产业基金等多元化渠道降低融资成本;同时建立财务预警机制,实时监控偿债能力、盈利能力等指标,提前识别资金链风险;从采购、生产到销售,精细化控制成本,确保在价格波动中保留盈利空间。
在战略风险管理上,关键是避免盲目扩张与单一依赖。制定战略时,需充分评估行业趋势与自身资源,如中顺洁柔的多元化转型虽晚但仍需坚持,且需确保新业务(如护理用品)与现有业务形成协同;定期复盘战略执行效果,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方向,避免因战略僵化错失转型时机。
在此,作为专业的大宗商品企业运营及风险管理数字化服务商,智慧云极深入大宗商品行业数字化解决方案的研究与实践,积累了丰富的数字化转型经验,推出专属于大宗商品行业的涵盖大宗商品企业期、现、财等核心业务一体化的解决方案——智慧云极CTRM风险管理系统。
其次,制度规则、业务流程和规范标准是风险管理体系的重要支撑。
建成企业内部自适应的事前,对资质、计划、方案、指令等进行审查批准的风险评估;事中,根据业务最新情况,更新风控指标和统计结果,警示通知和展示相关数据的实时管控;事后,将整个业务过程以及过程中的风险触发和审批流等保留痕迹以便内外部审计复查的追溯复盘,多维数据自动集成匹配与风险识别预警,对财务、报表、数据等集中管理,并支持自定义可视化,最终达到“小问题”自动决策、自动执行,“大问题”推送分析、辅助决策的目的。
同时,市场数据与信息资讯资源的完善也是风险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智慧云极CTRM风险管理系统联合金蝶云·苍穹云平台搭建以全方位应用场景框架技术储备,搭建以云原生、分布式为核心技术能力的一系列丰富的行业可组装功能模块,形成覆盖供应链、财务、预警、监控、风控、协同办公等业务场景解决方案,各个功能模块就像一个个“积木块”,可自由组合,灵活配置。
头部或者大型的实体企业,可在标准化模块的基础上,根据企业实际需求开发定制;更多的中小微企业,可选择标准化模块灵活组合产品。
如果您对智慧云极CTRM期现云系统感兴趣或想了解更多信息,请随时联系我们,我们期待与您共同探讨大宗商品企业风险管理的未来!
武汉智慧云极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19 备案号:鄂ICP备18024219号